(本文為舊文分享)
先前哈佛大學為一份研究做總結發現,有些堅持認為自己是「成功」的人,竟然「導致」他們的耐力、意志力也比其他人高,撐得比較久,也因此容易讓他們「心想事成」、得到最後的成功。
這是一個很顛覆的想法,一般認為,這些成功人,本身是因為耐力、意志力、或某種性格或運氣比其他人要好,所以,他們就能完成很多事情,然後才能變成英雄,
但這份研究直接顯示了一個「倒過來」的因果關係,這些人,其實是先「認為」自己應該變成英雄、認為自己應該變成雜誌上的億萬富翁還是那稱頌百年的政治家等
等,才開始比別人還要更多的體力、耐力來完成其他的事情。他們「認為」英雄就應該是「這個樣子」,所以才變成這個樣子。
哈佛的研究者做了兩個實驗,第一個實驗裡,他們先給所有參與者一美元作為獎勵,要他們可以捐給公益,或是留給自己都可以。接下來,請這些實驗者開始「舉
重」,請他們盡量舉久一點,看看能舉多久?結果驚訝的發現,選擇將一美元捐出去的那些人,竟然比沒捐款的,平均舉久了7秒鐘!第二個實驗更「辛苦」,這些
實驗者必須「舉著」某重物,一邊寫字。他們被規定只能寫三種故事,一種是想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、而自己在幫助他/她的故事,另一種則想像一個討厭的傢伙、
而自己正在傷害他/她的故事,另一種則是隨便寫下自己努力完成其他事情的故事。實驗者寫的不一樣,科學家發現,寫前兩種故事的實驗者,可以舉得最久。
換句話說,「心想事成」是真的會發生的。一個人只要認定了自己應該是某一種人,只要他真的「很相信」,他的表現就會愈好、他的耐心與專注力就會愈大。
這個實驗對個人的意義很大,但我也想討論,它對整個「人口」的意義。
以台灣來說,最近「生育率」變成一個常被拿出來討論的主題,大家在問,為什麼會生育率這麼低?注意,人不一定要結婚,也不一定要有伴侶,自己一個人也可以
過得很愉快。社會學家真正憂心的是,有些人明明都結婚了,卻不想「生小孩」,背後的原因是什麼?於是有人分析,結婚夫妻不想生是因為房價太貴、競爭激
烈……很多理由「不想生」。
但我認為,如果是因為太窮才不想生,那至今還有許多比這裡還窮的夫妻卻照樣生一大堆。我自己跑過溫哥華、舊金山、上海、台北的感受,生育率過低,只是一個表象──
不只生育率過低,其他的一些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社會現象,背後的原因,或許可以大約規納於一個集體的問題──「猶豫」。
大家不是生不起小孩,而是「猶豫」該不該生小孩?
大家不是買不起房子,而是「猶豫」該不該買房子?
不只這樣,大家還猶豫著為何要和長輩住、為何要搬到更大的城市工作、為何要自己賺錢,為何要賺錢?猶豫為何要吃飯,猶豫為何要做這些,甚至猶豫人生的意義……太多太多的「猶豫」,想不出令自己滿意的答案,所以,暫時放在那邊,等到明天再處理。
明天忙了,就等到後天再處理。
後天有事,就等到大後天再處理。
電影每周都有新的,KTV每周都有新的;公司每天都有工作要做,工作要處理的事太多了,所以明天、後天不夠,下個月再處理。啊,明年再處理好了!「猶豫」是沒有終點的,它是一個自己會不斷加速惡化的病。
而且,它還是一個「傳染病」。一群猶豫的人,搭在一起,只會讓大家都更「猶豫」,大家出來吃飯,有人先說了一個案例,其他人就受到影響;接著有人又說了一
個案例,其他人再次收到影響。每次聚會之後,產生了更多的「猶豫」,如大片烏雲積在這群人的腦裡,好幾天後都還不會散去。
而且,這些「猶豫」原本只限在幾個群組,後來,大家跑到線上的「論壇」,就慢慢擴散出去了。同時,也因為電視上的談話節目的興盛,這些討論,直接被拉到了
電視上,而電視為了「平衡報導」,總是正反兩面的案例都有,於是,永遠談不出結論,於是,這股「猶豫」的傳染病,擴散到所有電視播得到的地方。
為何要選這家幼稚園,大家會說,是因為某某某網站、某某某電視節目上面有人說,這間很好!為何要到這間民宿住,因為某某某說,這家很讚!為何吃這間餐廳,因為某某某說,這餐廳的某菜色做得特別好!
幼兒園、餐廳、民宿可以用「問」的,選一間最好的,但,碰到「人生大事」,電視就刻意不給你一個答案,論壇也不會給你一個答案,大家都在丟案例,一大堆案
例,為何要離開工作去打工留學?因為大家說,這個地方對我們很好,可是也有一種說法,這個地方其實沒這麼好……哇,好,讓我再「猶豫」一下好了。嗯,為何
要申請這個證照?因為大家說,這個證照很有幫助…,不過,也有一種說法,有人考了這證照反而好久都找不到工作,嗯,好,讓我再「猶豫」一下好了!
為何要買房子?為何要生小孩?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讓我再「猶豫」一下好了。
我們多久沒有「認為」自己應該怎樣?
我們都收到太多的資訊,讓我們的「想法」全都給打消了,我們只剩下去「聽」、去「參考一下」,參考一下到最後,就是每個人已經被「平均」掉了,沒人想當那
個唯一厲害的角色,大家都活在「平均」的族群裡,做其他人都在做的事。而大家最常做的,正是「猶豫」。處在一個「猶豫」的社會,真的非常危險,對年輕人也
是非常不利的!
其實,要一個人「認為」自己會變成怎樣,不會有單一答案,它只是一個很模糊的目標,它只是告訴我們,生命還可以變更好,那種落差,和那種希望,是非常非常大的,大到,每早起床,不必說什麼,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事,不會「猶豫」。
不「猶豫」,第一件事,就是不要和擅於猶豫的人在一起,不要和那些一直在說話的人在一起。他們說話,因為他們猶豫;已經認定自己要做什麼的人,是不會說話的。
我想到,一個很不快樂的人,因為已經得到了所有的東西,所以他反而不快樂。譬如,他會因為今天吃到一條不夠新鮮的魚,而感到很痛苦。他的廚房裡的人,卻為了能夠聞到那條新鮮的魚剛煮起來的氣味而覺得今日已經滿足。
生不生小孩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們是否真的認為,我們可以變成那個很棒的人?如果我們想不出辦法,那麼,我們失去的是,一種叫作「作夢」的、與生俱來的本事。
【后记】
笔者认为 (不代表你认为) 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参考
适量的参考就好比适量的进餐 适量的运动 适量的休息
这些都不好拿捏的东西
什么时候会觉得参考太多了? 什么时候觉得参考不足?
最近笔者有这个想法
参考太多的时候 = 无法正确的分析,迷失方向
参考太少的时候 = 无从下手分析,没有方向
两者是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必须认清自己在哪个位置上